黑马乐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黑马大家谈黑马投资黑马军事黑马影音
查看: 274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剧情] [阿里云盘]由纪实文学改编的电影,抚今追昔的《夹边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6-7 17: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whblady 于 2023-7-4 15:29 编辑


【资源名称】:《夹边沟》The Ditch
【上映日期】 2010-9-6(意大利 Venice电影节)/2013-6-28(台湾 台北电影节)
【资源类型】:[夹边沟].The.Ditch.2010.JPN.BluRay.1080p.x265.DTS-CMCT
【有无字幕】:外G字幕
【资源大小】:约114MIN  4.9G
【资源预览】:海报、截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电影根据小说《告别夹边沟》改编,1957年10月到1960年底,在这个位于甘肃酒泉戈壁滩里的劳改农场里,三千多名甘肃省“右派分子”被遣送到此,接受“收容”和“管教”。严酷的阶级斗争和那场著名的大饥荒很快把这里变成人间炼狱,农场内一半以上的“右派”因饥饿而死。1960年12月,时任中央西北局书记的刘澜涛在兰州主持召开会议,“纠正极左路线”,开展“抢救人命”工作,幸存者才得以从61年一月后陆续遣返原籍。




影片从原著有19个故事里选取了三个作为基础:《上海女人》、《逃亡》和《一号病房》,剧组花了三年的时间去对当事人进行采访,找到了照片、文字、书信,(对故事)重新结构、重新调整,成为了现在的影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夹边沟”是什么?


和“奥斯维辛”一样,这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事件、一段历史——一段事后人们无法想象也无法承受的残酷历史。1957年10月到1960年底,在这个位于甘肃酒泉戈壁滩里的劳改农场里,三千多名甘肃省“右派分子”被遣送到此,接受“收容”和“管教”。严酷的阶级斗争和那场著名的大饥荒很快把这里变成人间炼狱,农场内一半以上的“右派”因饥饿而死。1960年12月,时任中央西北局书记的刘澜涛在兰州主持召开会议,“纠正极左路线”,开展“抢救人命”工作,幸存者才得以从61年一月后陆续遣返原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尽管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当时被草草掩埋的众多尸骨频频暴露于野,引发了当地农牧民的持续反映,但这起事件,长期以来被“遗忘”了。直到2000年,甘肃籍天津作家杨显惠经长期、大量第一手的当事人访谈,陆续在《上海文学》杂志上发表系列纪实体小说《夹边沟记事》之后,“夹边沟”事件才重新被“发现”。此后,该小说先后得到了上海、天津和广东三家出版社的结集出版,反响巨大,更被视为21世纪以来我国最重要的纪实文学创作。时光网记者致电花城版《夹边沟记事》的责任编辑张懿女士得知,花城版已经发行到了第三版,累计印量超过三万册。而通过《南方人物周刊》《新京报》等媒体针对该书和作家本人的报道,“夹边沟”事件细节也日益清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夹边沟》电影的导演王兵自幼丧父,看杨显惠《夹边沟纪事》后,才知道父亲死于夹边沟,尸骨无存,不知道这是不是他创作该片的动机。


夹边沟的位置在甘肃省酒泉市境内巴丹吉林沙漠边缘,1957年10月至1960年底,近3千名右派分子被关押在这里劳动改造。


影片的节奏很慢,人物像一群戈壁沙漠里的僵尸。影片的风格真实冷峻,最不真实的地方就是演员本身,因为衣物可以褴褛,容貌可以化妆,但是人的形体无法作假。真实的人物已经不存在了,当时没有留下照片,更没有视频,不过可以理性地判断出,夹边沟的受难群体跟纳粹死亡集中营的犹太难民是一样的。那些被盟军解放了的难民有照片,夹边沟劳改犯形体应当是一具具缓缓移动包了层皮的骷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戈壁荒滩和沙漠边缘,他们像牛马一样地劳作,干的是力不从心且毫无意义的体力劳动,猪狗不如地活着,在吃尽了一切能吃的和不能吃的东西之后,一个个病饿而死,只有少数靠着偷盗、逃亡和投机取巧才得以苟活下来……他们中不仅有人文类学者,也有很多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及能工巧匠……类似于古拉格群岛,夹边沟那样的劳改和劳教集中营遍布全国。“……五月的风,吹在天上,朵朵的云儿颜色金黄。假如云儿是有知,懂得人间的兴亡,它该珍惜良辰莫虚度好时光……”当台湾的小朋友唱着这首温馨又动听的歌曲慢慢长大的时候,它的作曲者陈歌辛渐渐饿死于白茅岭劳改农场。记吃不记打呀,他的儿子陈钢不仅加入了解放军,还为红色政权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什么要消灭这些民族的栋梁和精英?因为他们是旧政权培养的知识分子,带着敌对势力的“原罪”。年轻一点的,有的仅仅因为言论,被打成右派,进了劳改营。理论上,他们只有一条出路,和纳粹德国的犹太人一样,死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死亡的方式各有不同,每一种都触目惊心。最基本的死法,就是饥饿。包括了留美水利专家傅作恭博士,某人的堂弟。


不知谁挑了头,网络上粉红们针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发起了一轮轮的攻击。因为莫言揭露过大饥荒年代,农村里捡麦穗、吃煤渣、啃树皮……总之,是中国社会的阴暗面。其实他们根本没看过莫言的作品,如果这都能刺激他们脆弱的神经,那么它们相不相信吃屎呢?同样是60年代初,夹边沟的劳改犯们由于过度饥饿吃下其他人吐出的食物,吃下尸体上残存的肉,更多的是吃下黄茅草籽煮出来的“粉汤”……专政下的劳改犯人如此,普通百姓也没能幸免。杨继绳的《墓碑》里讲述的就是中国各省市普通百姓在三年大饥荒里的生活……莫言的是文学作品,无论《夹边沟纪事》还是《墓碑》,是纪实,是调查报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夹边沟纪事》里的第一个故事,《上海女人》,电影里放在倒数第二个情节。讲述的是右派董建义之死和他的妻子如何把他的骨殖带回上海的事情。董建义是上海一家医院的主治医师,在1956年支援大西北建设的热潮中自己要求来兰州的,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做泌尿科医生。他爱人是独生女,岳父岳母坚决反对她离开上海,也是上海一家医院的医生,那年正好生孩子,就没跟他来。董建义的右派言论召来了死神,他死后,衣物被偷,尸体被吃……不知为啥,我立刻想到了张文宏医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影片里没有出现持枪核弹的军警,只出现几个包括劳改农场场长在内的管教干部,惩罚违纪犯人的方法只出现捆起来关禁闭。有人逃跑吗?原著里有,影片最后一个情节就是师徒二人越狱。师傅冻死了,徒弟逃出去了吗?结局没有交代,《夹边沟纪事》里的骆宏远因体力不支,在荒漠里被狼群啃得只剩一小块颅骨,极少数侥幸逃生的呢,山河一片红色,能往哪里躲藏?李祥年又被母亲送回夹边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影片是在荒漠中手持拍摄的,从头至尾没有音乐,听得见原声的空间层次。如果没有镜头的切换,很像是纪录片。影片不到两个小时,显然,只能截取原著中的几个场景,而没有原著全方位的表现力和震撼效果。电影《夹边沟》最大的意义在于,用动态画面直面了那段历史。不是全部,足以让人难忘。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夹边沟的故事没有结束,很快迎来了1966年的红八月……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下载地址:
夹边沟.The Ditch(2010) 蓝光自压265 5G
https://www.aliyundrive.com/s/Vd6Cwr4ZXUz
提取码: e1b4


BT种子:蓝光1080P 264 10G

2#
 楼主| 发表于 2024-6-7 17:49 | 只看该作者
[阿里云盘]由纪实文学改编的电影,抚今追昔的《夹边沟》
https://www.mmybt.com/thread-401332-1-1.html
(出处: 慢慢游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黑马乐园 hmly666.cc

GMT+8, 2025-10-31 06:27 , Processed in 0.06623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