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乐园
标题:
巨量保障房将导致楼市供大于求
[打印本页]
作者:
豆豆
时间:
2011-3-8 17:51
标题:
巨量保障房将导致楼市供大于求
万科的掌门人王石日前淡出万科的管理工作,前往美国学习,这似乎是处于严厉调控政策之下的房地产市场的不祥之兆。而正是
10
多年前王石的建议被当时的朱镕基总理采纳,中国开始将房地产作为拉动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发展。而经济适用房供给却不断下降,从
2001
年最高峰的
60.5
万套,下降至
2008
年的
35.4
万套。廉租房的供给量更是少得可怜。这是中国房地产价格长期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从
2010
年开始,中国保障房建设显著提速,这将结束中国城镇住宅供不应求的格局。
不久前,温J宝总理在接受中国ZF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时,首次明确
“
十二五
”
期间
3600
万套保障房的建设规模,加上
2010
年建设的
510
万套保障房,
6
年时间中国将累计建设近
4100
万套保障房,按每套房居住
3
人计算,可以满足约
1.2
亿人的居住需求。
根据原建设部的数据,
2005
年底,全国城镇住宅建筑面积
107.69
亿平方米。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06-2008
年,中国商品住宅竣工面积分别为
4.55
亿、
4.98
亿和
5.43
亿平方米。假设
2009-2015
年,商品住宅竣工量每年增长
15%
,则
7
年内,将再增加
69.1
亿平方米的商品住宅。到“十二五”末期的
2015
年,除保障房之外,中国城镇将有
192
亿平方米的住宅。
由于中国人口结构的问题,加上户籍制度、高房价等原因,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实际上在放缓。这也是今年“用工荒”问题格外突出的根本原因。
1996-2003
年,中国城镇人口比例每年非常稳定地提高
1.43
或
1.44
个百分点。
2004
和
2005
年每年都只提高
1.23
个百分点。
2006-2009
年城镇化速度进一步下降,城镇人口分别提高了
0.91
、
1.04
、
0.76
和
0.90
个百分点,
2009
年末为
46.6%
。假设
2010-2015
,中国城镇人口每年提高
0.8
个百分点,
2015
年将达
51.4%
。截至
2008
年,中国有
13.28
亿人口。
2000
年开始,中国每年净增人口跌破
1000
万并持续下降,
2008
年只有不到
700
万人。假设
2009-2015
年每年净增人口
600
万,
则
2015
年,中国人口数量为
13.7
亿人,其中城镇人口数量为
7.04
亿。扣除居住保障房的
1.2
亿人,其余城镇居民人均居住的建设面积为
32.9
平方米。
(本文是周六为《深圳特区报》写的一个分析,当时预测2010-2015,中国城镇人口比率每年提高0.8个百分点。周日看到新闻,称中国“十二五”城市化比率将提高4个百分点,也就是每年0.8个百分点。和我预测的一样。)
这就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到
2015
年,中国将迎来一个住宅供需平衡甚至供大于求的拐点。城市住宅的价格几乎已没有继续上涨的空间。不仅如此,房租价格也有下跌的空间。
短期来看,最近一两年的供求关系更将剧烈地转变。
2006-2008
年,中国竣工的住宅分别为
400
万、
440
万和
494
万套,而
2010
和
2011
年,分别有
510
万和
1000
万套保障房开工。
2010
年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增长
40.7%
,未来商品住宅的供给同样将大幅增加。并且一、二线城市的限购令和抑制投资需求的信贷政策短期内难以放松。供给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有效需求将下降,多数城市的住宅价格今年将有所下跌。
作者:
zhongshan
时间:
2011-4-2 14:32
1#
豆豆
欢迎光临 黑马乐园 (http://www.hmly666.cc/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