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乐园
标题:
国资改革升温 央企重组发力-热点
[打印本页]
作者:
333
时间:
2015-4-20 08:49
标题:
国资改革升温 央企重组发力-热点
今年以来,有关央企
重组
的消息屡见报端,从国家
核电
重启工作和中电投
重组
获得进展、邮政集团“总分公司制”改革加快、国内的四大航运集团被称“存在强烈整合预期”,到招商局旗下的
招商地产(000024)
和
招商银行(600036)
双双相继
停牌
,引发市场对于招商局顶层设计战略布局预期的猜想,这些无不体现出
国企改革
正在加速。不仅如此,有消息称,
国企改革
顶层设计“1+N”文件也将于近日出台。本周,
央企改革
概念股
中海集运(601866)
、
中国重工(601989)
、
吉电股份(000875)
、
上海
电力
(600021)
、
国投新集(601918)
、
中国远洋(601919)
等公司集体异动引发了投资者热议。而国资改革概念也由此成为本周百度股市通热搜指数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
央企改革
进程加速
记者了解到,
国企改革
顶层设计方案有望加快出台,新一轮方案将以“1+N”的形式发布。其中“1”为
《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
,“N”为34项文件,包括
《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
、
《国有企业功能定位与分类》
等。作为央企和地方国资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顶层设计方案的出炉,将起到统领性作用,为国资整合提供相应规则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国企做大做强。
作为资产体量巨大的大型国企,央企在本轮国资改革中可腾挪空间大,资本运作也会相应地更为密集。国资委官员曾公开表示,央企应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利用好股票市场,推动上市公司资源在央企内部、央企之间、央企与地方国企之间实施有效整合,实现资源集中、平台集中和优势集中。相关资料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央企资产总额已达到了38.73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5.11万亿元、利润总额1.36万亿元。
“从全球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任何一个经济体和
行业
、企业要做大做强,
并购重组
都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可以说,
并购重组
在企业的做大做强过程中居功至伟。”相关研究人士在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企改革
主题有望成为2015年最具爆发力的投资题材之一。从投资角度分析,随着4月份相关细则出台的预期,
国企改革
主题将可能成为近期市场主流热点,可中线挖掘
国企改革
、“
一带一路
”主题投资带动的建筑工程类“中”字头公司潜在市场机会。广证恒生也给出了掘金
央企改革
的思路:一是“小市值、绩效差”寻找壳资源;二是集团
资产注入
预期;三是混改预期强烈;四是惟一性。具体可选择估值低、PB低,安全边际相对高;另外,存在整合预期的,背靠大集团的企业,如
中国远洋(601919)
、
中远航运(600428)
,它们的第一大股东均为
中国远洋(601919)
运输(集团)总公司。
强强联合成主旋律
从已实施和正在实施的央企
并购重组
看,央企
重组
的步伐正在加速。自去年11月国家投资开发公司旗下的
中纺投资(600061)
以182.7亿元收购安信
证券
开始,到最近中电投集团与国家
核电
技术公司即将
重组
,各大集团下上市子公司股价均出现大幅
上涨
。3月28日,
长安汽车(000625)
再次就
停牌
发布进展公告,此消息让资本市场产生联想,该公司
停牌
或与推进
国企改革
有关。
“最受市场关注的央企第一批试点的六大集团改革方案和央企第二批名单近期将大概率地会被推出。”匿名分析师向记者表示,由于央企实现
整体上市
可以把存量资本盘活,提高资本的使用价值,优化资本的边际效应;另外,通过资本叠加,整个企业的规模扩大了,从而实现规模效应。在投资上,研究人士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挖掘国资改革机会:首先,关注第一批已被作为试点的6家中央企业,改革的特点不尽相同,如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
中国
医药
(600056)
集团总公司、
中国建筑(601668)
材料集团公司开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新兴
际华集团(601718)
有限公司、中国
节能环保
集团、
中国
医药
(600056)
集团总公司、
中国建筑(601668)
材料集团公司开展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试点;其次,具备合并和整合预期的垄断性央企,比如在金融、石油石化、电信、铁路和港口等领域相关公司,典型代表有南北车的合并等;第三,就是大集团小上市类企业。如上海国资委控制的一些上市公司中,不少都属于大集团、小公司的类型,其后续
资产注入
的可能性极大。
记者注意到,作为央企“四项改革”试点中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中粮集团和国家开发投资集团下属公司的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改革力度远超市场预期。在二级市场上,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下属上市公司超额收益明显。而被研究人士重点看好的还有国家
核电
与中电投的合并近日再获进展。3月18日,商务部反垄断局公示的
《中国
电力
投资集团公司收购国家
核电
技术有限公司股权案》
称,现国家
核电
控股股东国务院,拟将其持有的66%股份无偿划转给中电投持有。而按照国家
核电
的目前状况,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即重新发起,独立上市或者借壳上市。资料显示,中电投的上市公司资源比较好,目前中电投集团旗下的上市平台有8家,其中A股有6家,
H股
有2家。A股包括
东方能源(000958)
、
上海
电力
(600021)
、
吉电股份(000875)
、
中电远达(600292)
、
漳泽
电力
(000767)
以及
露天煤业(002128)
;
H股
为中国
电力
和中国
电力
新能源
。
核心集团改革率先启动
参考央企的试点模式,相关
券商
研究员认为,各层级的国有资本管理平台很有可能会选择资产优质的核心集团,这些集团旗下往往拥有一定数量的上市标的,非常适合
国企改革
主题投资。如
广发
证券
(000776)
就建议按照以下五个条件寻找潜在的投资标的:规划明确;符合央企试点特点;拥有跨产业链投资以及国有资本运作经验;地方国企集团要符合各省市的
国企改革
方案中对于试点的表述;省内缺乏同类型试点。而经过筛选,建议关注央企集团中的中国诚通集团,
河南
投资集团,
天津
泰达投资集团,
上海电气(601727)
与
仪电电子(600602)
集团等,它们在
国企改革
过程中或有不错表现机会(详见附表2)。
目前进入首批央企试点的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是国资委三大直属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另外两家是中国诚通和中国国新控股,而中国诚通更值得关注。中国诚通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大型企业集团,总资产近900亿元。集团战略定位是为国有经济和中央企业布局与结构调整服务,坚持资产经营与产业经营相结合,成为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独特作用,市场竞争力强的资产经营公司。另一家国新公司的主要目的是“配合国资委优化中央企业布局结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其他产业进行辅助性投资等”,定位偏向辅助其他
央企改革
。而在上海国资委控制的一些上市公司中,不少都属于大集团、小公司的类型,其后续
资产注入
的可能性极大。因为按照“上海国资
国企改革
20条”的要求,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企业制股份制改革,实现
整体上市
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记者注意到,根据1月21日上海市国资委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上海电气(601727)
、上海仪电控股集团与上海华谊集团都有直接上市的规划,目前华谊集团已经借助
双钱股份(600623)
实现了
整体上市
,未来
上海电气(601727)
与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值得重点关注。
另外,被分析师重点提及的还有
国机汽车(600335)
的大股东——中国
机械
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大股东中国
机械
工业集团持有公司63.83%股权,其下属另一家上市公司
中工国际(002051)
于2014年实施管理层
股权激励
,随着
央企改革
逐渐升温,预计
国机汽车(600335)
将启动改革步伐。公司处于完全竞争性
行业
,管理层
股权激励
、资产整合、引入战略投资者都是可选方案,管理层有效激励将提升经营效率。大东旗下汽车生产线流程设计、汽车展览等资产与公司主业协同性高,有望注入上市公司。另外,“
一带一路
”概念一提出,国机旗下多只上市公司股票迅速被拉升,而国机集团在海外的业务将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作者:
yujia3002
时间:
2015-4-20 10:57
另外,被分析师重点提及的还有国机汽车(600335)的大股东——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大股东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持有公司63.83%股权,其下属另一家上市公司中工国际(002051)于2014年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随着央企改革逐渐升温,预计国机汽车(600335)将启动改革步伐。公司处于完全竞争性行业,管理层股权激励、资产整合、引入战略投资者都是可选方案,管理层有效激励将提升经营效率。大东旗下汽车生产线流程设计、汽车展览等资产与公司主业协同性高,有望注入上市公司。另外,“一带一路”概念一提出,国机旗下多只上市公司股票迅速被拉升,而国机集团在海外的业务将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作者:
wokee
时间:
2015-4-21 00:56
谢谢提供
欢迎光临 黑马乐园 (http://www.hmly666.cc/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